Wednesday, December 14, 2011

HTML5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HTML5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HTML 5从根本上改变了开发商开发Web应用的方式,从桌面浏览器到移动应用,这种语言和标准都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着各种操作平台。

  在移动领域,大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就是开发Web应用还是原生应用?而随着HTML 5标准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差异已经逐渐变得模糊,今天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与HTML 5有关的东西,那么,HTML 5未来的发展趋势到底是什么?

  1) 移动优先

  前天,appMobi获选ReadWriterWeb2012最具前途的的公司,作为一家初创公司,这个奖公司首先专注于在移动平台上如何实现HTML 5的简单易用和无处不在。

  从如今层出不穷的移动应用就知道,在这个智能手机和将平板电脑大爆炸的时代,移动优先已成趋势,不管是开发什么,都以移动为主。

  如上文所说,此前一直困扰移动领域的问题就是开发Web应用还是原生应用。而如今,我们看见一些大型企业如《金融时报》在冲着HTM L5进军移动市场过程中,从App Store撤掉iPad原生应用而开发Web应用,同样表现出色。

  许多游戏开发商也将在移动Web应用中扮演中重要角色,移动Web应用优先的趋势将会持续到移动设备统治信息处理领域。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你用什么工具开发了什么应用,不管是Web应用还是原生应用,只要好用就可以了。

  2) 游戏开发者领衔“主演”

  其实移动游戏开发商是从HTML5获益最多的一方,他们可利用这个平台逃脱付费游戏须向苹果支付的30%提成。在某种程度上,游戏就是移动平台销量最好的应用,也是吸引人们购买移动设备的一个重要因素。

  许多游戏开发商都被Facebook或者Zynga推动着发展,而未来的Facebook应用生态系统是基于HTML5的,尽管在HTML 5平台开发出游戏非常困难,但游戏开发商却都愿意那么做。通过PhoneGap及appmobi的XDK将Web应用游戏打包整合到原生应用中也是一种方式,Facebook差不多就这么干的——基于Web应用及浏览器,但却将之打包整合进原生应用。

  3) 响应式设计&自动变化的屏幕尺寸

  在HTML 5真的改变移动开发平台之前,必须要迈出重要一步,那就是“响应式设计”,也就是屏幕可以根据内容而自动调整大小。

  响应式设计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今年上线的BostonGlobe.com(观看视频),其屏幕能够根据任何内容而调整尺寸大小,在访问过其开发商Filament Group后才了解到,响应式设计也并非易事,一些基本概念设计必须从头开始,比如处理媒体库的RespondJS,而且处理来自第三方的图片和广告也是恼人的问题。

  要想做好响应式设计,就必须洞悉内容与屏幕之间的反馈关系,一家来自硅谷的响应式设计公司ZURB称,其实在过去的16年中,开发商就意识到响应式设计就要完全离开“流”,转而注重内容是如何在网页和移动设备中被处理的,这一过程还在继续,HTML 5会让它最终成为可能。

  4 )设备访问

  消除Web应用与原生应用界限的最大障碍就是浏览器访问移动设备基本特性的能力,比如照相机,通讯录,日历,加速器等,利用HTML5实现此能力方面,上文中提到的appMobi算是行业翘楚,在感恩节后开源了所有API。Mozilla也一直在努力通过移动浏览器Fennec来将强设备访问能力。

  对许多移动开发商来说,提高设备访问能力是HTML5最令人激动的革新,这意味着Web应用能够登陆移动设备而无需做任何PhoneGap式打包,游戏开发商当然最开心,因为某些特性对他们来说是封锁的,比如能整合到游戏中的加速器。

  这就开启了另一个可能的世界,比如能与云更好地整合(这有利于应用内购买,消息推送等)并提高游戏可玩性,有了HTML5这个平台,开发商可以不再依赖于Java语言,CSS3,HTML及其它程序语言。

  5) 离线缓存

  这个概念相当新潮,离线情况下,app也能照常运作,算是HTML 5充满魔力的一面,今年最好的离线缓存例子就是亚马逊Kindle的云阅读器,可以通过Firefox6以上版本,Chrome11以上版本,Safari5以上版本及iOS4以上版本浏览器将内容同步到所有Kindle系列设备,并能记忆用户在kindle图书馆的一切。

HTML5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亚马逊就这么实现了离线使用Web应用,许多专家人声称原生应用的末日即将到来,因为Web应用的使用变得简单,无摩擦,适用于任何一个平台或者无需平台。当然Mozilla的触角也伸到了这里,实际上,Mozilla想涉足任何一个HTML 5能渗透的领域,从Mozilla的移动蓝图,可以了解更多。

  6) 开发工具的成熟

  •   在今年八月份,Brian Fling曾写过一篇博文叫HTML5 Web应用开发剖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供从事HTML 5应用的开发者参考:
  •   要耐心,HTML5项目可能比开发其他任何项目好是都要长
  •   做好预算,这不像建网站那么简单,可能会耗费你大量资金
  •   找对开发者,你要记住,这对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说都非常难的事,那么你的团队也会觉得困难,所以一定要找对人,找到正确的方向
  •   要自食其力,你要知道,开发HTML 5项目,许多工具都要自制,不是现成的
  •   在技术界,按部就班的教条风格在这里行不通,会花掉许多不必要的资金,在移动领域,没有对与错,只有是否适合,一切以用户体验为重。

HTML5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在工具方面,除了appMobi提供的工具以外,还有Sencha及Appcelerator提供的框架及IDE供应用开发商们使用,虽然这些工具现在算不上成熟,也不如Android和iOS上的开发商框架及工具那般简单强大,但至少它们在演进,将会变得越来越好用。

  总结

  HTML 5的其它功能,如表单和新标准还在快速演进,而随着标准化工作的进行,HTML 5有可能变回HTML。HTML 5开发领域的领军人物包括Sencha,Adobe,Appcelerator,appMobi及Facebook,亚马逊,Google三大巨头。

  不管你是想开发出新型视频应用的开发商如Brightcover还是想开发新型音频应用的开发商如Soundcloud,不论是桌面应用还是移动应用,HTML 5都是创新的主旋律。

  英文原文:RWW:Top 6 Trends In HTML5 In 2011

  中文翻译:雷锋网供稿。

上司嫌我不懂管理

上司嫌我不懂管理: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2011-12-14 (www.ftchinese.com)

者Gogoliu在来信中说:我几年前由于工作出色,由高级工程师被提拔为小主管,带领一个5,6人的小团队。目前团队已经扩大了一倍多,里面也有几个小组,相处和谐。遇到突发事件大家也能抱团应对,从没有退缩过。团队里很多都是年资比较高的老员工,工作也算兢兢业业,我觉得没必要整天绷着个脸横眉冷对的。想不到上司看不到我们一系列漂亮的工作业绩,也看不到别的平行的团队里由于上下级关系紧张,人员流失太快等问题,总时不时challenge我太体贴下属了,说让我improve leadership skill。好莱坞电影《细红线》里有个深得下属人心的连长由于担心一个突击行动的伤亡太大,公然拒绝执行上司在电话里的进攻命令,保住了下属的性命,但最后也被撤职了。我知道和平年代里,也会有这种事情发生。难道“如果让下属太舒服了,上司就不会让你太舒服”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么?

我很想对Gogoliu说的是,根据我的观察,对担当部门领导的中层管理人员来说,业务做得好最多只占管理水平的30%,另外30%是让公司里其他同事以及公司外的行业内人觉得你做得好,剩下的40%则是读懂领导的意思,按领导意思办事,从而让领导觉得你做得好。一个好的中层领导,需要将精力中的70%用于让别人肯定自己,而不是自己关起门来苦干。当然有些比较牛的部门领导,即使只用精力的30%,也已经能够把下属折腾得团团转。

让公司内外的人觉得你好,需要的是沟通技巧和公关社交技能;读懂领导意思,则需要掌握情报搜集工作以及一些心理分析技能并兼具相当的政治素质。

有些领导在派活儿的时候喜欢表明立场,给这样的领导当下属相对轻松,只需要做个执行人员即可。有些领导则喜欢把自己的意思藏在后头,全靠你是否有悟性。举个例子。有位领导让下属做一个项目分析报告。这个自以为聪明能干的下属在彻查了能找到的所有资料后,得出一个公司应该尽快停止境外采购,而尽早采取自主生产的模式的建议。这个建议被领导点头称允后,即被锁进箱底不见天日。不久之后,这个下属也被调离做了冷板凳。离开多年后,他才意识到,原来领导的意思是让他分析出一个相反的方向:应继续坚持境外采购,因为领导压根不想让这个项目在本土生产。

我不觉得领导会因为你“太体贴下属”而challenge你,你把领导想得太狭隘了。领导真正想challenge的很可能是你“不够体贴领导”。让你“improve leadership skill”,大概主要的意思也是嗔怪你不懂他的意思吧,只知一味蛮干。

当然如果你真的像《细红线》里那个自以为是的连长,就更是活该遭冷遇了。哪个领导愿意下属部门领导关起门来当皇帝的?你以为你是谁?吴三桂吗?所以,Gogoliu的问题不是“让下属太舒服了”,而很可能是让领导不舒服了。这才是关键。

作者电子邮箱:from9to5@live.cn)

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2205

中国市场化改革并非苏联解体促成

中国市场化改革并非苏联解体促成:








读者: clayuu 2011-12-14 (www.ftchinese.com)


如果你想看清蓝天,就不应该戴着有色的眼镜。有一些基本的事实应该得到确认。


《中国改革止步2012?》一文中提到:“中国官员在政治领域跟经济领域一样,基本以实用主义为出发点。中国既然会在苏联解体之后迅速抛弃计划经济模式,那么,在欧洲出了问题之后,中国也完全可能会对西方模式进行反思和批判,最终得出类似这样的结论:'欧元区解体的原因就是欧盟缺乏党的领导','意大利的悲剧根源在于对德国资本过于开放’。”


首先,实用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这是事实,但是中国的实用主义不是绝对的实用主义,是具有基本价值框架的实用主义,这被叫做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建议加藤先生读一读毛泽东的实践论,这些方法论在中共产党内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实用主义并不是一个坏东西,但是用得不好就会产生坏的效果,错的不是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在美国也有极大的应用,但是为了转移国内政治矛盾,或者为了国内政治斗争需要到处制造事端、争相出口武器、推行价值观外交、拉帮结派、欺凌弱小,将实用主义演变成了绝对的实用主义,是将实用主义置于自私私利主义之下,是自私的、缺少国际基本道义的实用主义。


中国不要这样的实用主义,中国需要在公认和普遍遵守的国际道德约束下的实用主义。很遗憾,日本至今就二次大战的认知问题上还采取鸵鸟政策,甚至辋顾历史的真实去欺骗国民,而执政者为了自身的利益需要,采取了自私的实用主义,迎合这种违背历史事实的美化战争的观点,这也是对实用主义的错误运用。


至于“中国既然会在苏联解体之后迅速抛弃计划经济模式”,我想加藤先生没有搞清楚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脉络。不是苏联解体促成了中国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是中国自己启动的。大体在理论探索上经历了以下级的阶段:最早是由计划的商品经济,然后确认为商品经济,后因商品经济已经普遍被称为了市场经济,于是理论上提出了市场经济。


中国仍然会反思,会思考,这两年中国发展比较好,是得益于中国启动了思想解放运动,整个社会的反思能力明显加强。日本这几年经济发展不是很好,我看根源还是日本社会的反思能力减弱了,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发展的动力。中国领导人和社会知识界更看重这一点,都在推动社会的反思与反省。


至于文中对中国发展国有经济的诟病,我看还要认真研究才能下结论,不能捧着现有的书本去指挥别人这不对,那不好。


中国一直试图走一条公有制主导下的市场经济道路。不管这条路能不能走通、结果如何,至今在世界上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尝试过,所以你不能武断的说市场经济和公有制是不相容的,这种武断没有根据。


至于世界主流学界对于中国经济道路的不认同,是一种价值观主导的偏见,而真正的学者会利用这一次在人类历史上仅此一次的经济发展尝试,来研究所有制关系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协调和矛盾关系,而不是仅仅根据资本的意志就认定公有制是不好的、私有制是好的。


相反我倒是认为中国的实践将来一定会对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缺少了公有制企业的市场经济是不完整的,市场经济不等于私有制,市场经济下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能够找到办法协同发展,不论是私营资本还是国营资本,都遵循着共同的资本运动规律,都需要加以节制。所以今后节制资本的需求在中国会升级,尤其是对公有制资本的节制,没有节制资本市场就会偏转。


加藤先生提到了苏联。我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到挫折的历史应该被认真总结,作为一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更应该如此,而不是欢呼了事,一头扎进资本主义的旧制度里,这是不明智的。中国很荣幸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积极参加者,社会主义运动承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良好期盼,但是道路是极其曲折的,因为社会主义运动开始采取了排斥资本的方式,这是理论的缺陷,而私有制度下的资本人将社会主义视为自己最大的威胁,这就是冷战思维的经济学内容。


中国的实践揭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制度依然是商品经济,这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在公有制的社会制度框架内,可以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只能是市场经济,这是中国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反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另一个焦点,苏联为什么失败了?中国的结论是没有推行和扩大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必然是一个高度民主化的社会制度,而不是相反,是一个更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的社会形态,这就是中国的结论,所以不发展民主就不是在发展社会主义。


理论的事情总会简单一些,而实践则要复杂困难的多。目前美国在全世界推行一元价值观,他们宣称民主只有一种形式,就是美国的形式,他们宣称美国的民主是民主的最高形式,民主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然而这一切是真实的吗?民主只有一种形式吗?好在民主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他早就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了,我们已经记录了多少种民主的形式?我正在研究,但是可以肯定的说,民主的形式一定是多元的,美国宣扬自己的民主是最高民主只不过是为了搞政治制度的移植,然而大家都知道,只有在自己的土地里自己长出来的民主才是我们的民主,土壤不同,民主的形式也必然有差别,多元化的民主制度竞相盛开时多么美丽的社会发展图景呀!然而资本为了追逐利益正试图压制人类社会民主的发展。


中国已经总结了历史,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方向。


读者:clayuu


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2232

Top 50 Most Valuable Chinese Brands

Top 50 Most Valuable Chinese Brands:

Millward Brown released their second annual BrandZ Top 50 Most Valuable Brands. You can get the PDF here or view a summary below (Internet companies are bolded).


Baidu, Tencent, Sina, Renren, Ctrip and Sohu are the six Internet companies that made it to the Top 50 most valuable Chinese brands; Baidu (6) and Tencent (10) are even in the top 10.


BrandZ Top 50 Most Valuable Brands in China



  1. China Mobile

  2. ICBC (Bank)

  3.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4. Bank of China

  5.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6. Baidu

  7. China Life (Insurance)

  8. Sinopec (Oil)

  9. PetroChina

  10. Tencent

  11. China Telecom

  12. Ping An (Insurance)

  13. Moutai (Alcohol)

  14. China Merchants Bank

  15. China Unicom

  16. Air China

  17. Wu Liang Ye (Insurance)

  18. Meng Niu (Dairy)

  19. CPIC (Insurance)

  20. Changyu (Wine)

  21. Suning (Electronics retailer)

  22. Yili (Dairy)

  23. Lenovo

  24. China Eastern Airline

  25. Sina

  26. Yunnan Baiyao (Herbal Remedy)

  27. GREE (Air conditioning)

  28. China Southern Airline

  29. Haier (Home Appliance)

  30. Metersbonwe (Casual wear producer and retailer)

  31. Midea (Home appliance)

  32. Shuanghui (Meat processor)

  33. GOME (Electronics retailer)

  34. Tsingtao (Beer)

  35. Renren

  36. Tong Ren Tang (Herbal remedy)

  37. Li Ning (Sportswear)

  38. Huaxia Bank

  39. Snow (Beer)

  40. Ctrip

  41. Anta (Sportswear)

  42. Yan Jing (Beer)

  43. Bright (Dairy)

  44. 999 (Pharmaceutical)

  45. Septwolves (Apparel)

  46. Hainan Airline

  47. Fulinmen (Cooling oil and rice producer)

  48. BYD

  49. Sohu

  50. 361 (Sportswear)



Copyright © 2011 China Internet Watch
Subscribe to CIW Whitepaper Newsletter here.
(Digital Fingerprint: ce3119404a5ce2598bdc0ba364f770c3)
Original URL:Top 50 Most Valuable Chinese Brands


Also read::Hurun Most Valuable Chinese Home-grown Brands List 2011